2013年4月11日晚7点,在隔了一个清明小长假之后,徐华老师的《庄子》系列讲座再次与大家相约在MBA教育中心A28教室🌹。
本期讲座,徐老师接着上次的内容继续为我们讲解《庄子》内篇中的《齐物论》。所谓“齐物”,就是齐同万物👩❤️💋👨,道通为一🔯。自然万物是客观存在不变的,而人的心是变的,要做到齐同万物,通俗地讲,就是要做到都能接受👻,即接受客观存在的事实👍。若做不到心里接受🪣,就会生出各种各样的病症🧁🛢。为解决世俗中的心病💍,便是《齐物论》的入手之处。
接下来,徐老师结合原文内容,从人籁、地籁🤦♀️👩🏻🌾、天籁入手,谈到社会生活中人的各种病症😔。人籁是从不同竹管里发出的声音,地籁是风吹山石林木从各种窍穴里发出的声音,而天籁的发生和停息都出于自身🖖🏻,并无外在的发动者。开篇通过三者的对比,徐老师指出与地籁、天籁相比,人籁多了一分刻意👨🏽🔬,这种刻意进入社会生活中就是一种我执,即自我的执念。这种执念,或者用庄子的话说😎🦸🏼♂️,这种“成心”的心理病症🛠,驱使人远离事物的本质🎒,带着偏见的心态去“与物相刃相靡”,最终的结果便是“道隐于小成,言隐于荣华”。
本期讲座,徐老师主要介绍的《齐物论》中由于成心所带来的各种现象或者各种世俗的病症🌧🤦🏻♂️,那么,我们如何能解决世俗中的这个病,在面对客观存在之自然的时候,怎样才能多一份淡然和接受,随遇而安去享受生命的灿烂和缤纷呢?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徐老师下一期的分享和讲解吧。
(撰稿人: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 曾阳阳)
第八届MBA联合会
MBA教育中心
2013年4月12日